• 标题
  • 内容
  • 简介
  • 学会工作
    当前位置:主页 > 学会工作 >
    四川:以社区科普推动提高科学素质
    发布:  字号:正常   阅读:发布日期:2022-07-01 19:45
      四川省科协组织各市(州)科协分管领导、科普部负责人和部分县区科协负责人等100余人在泸州市召开了2012年社区科普暨科普网络书屋工作会议。四川省科协党组成员、副主席刘进对下一步开展社区科普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:一是要加强组织体系建设,二是要完善科普设施建设,三是要丰富科普活动开展,四是要加强科普资源整合,五是要创新科普工作手段。会上,对获得全国科普示范社区称号的30个社区进行了授牌表彰,泸州市科协等6个市州、区县科协就社区科普工作经验作了交流发言。
      
      2012年初,四川省科协制订了《四川省科普示范社区创建标准》。要求“四川省科普示范社区”的创建工作以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质为目的,以加强科普阵地建设、组织网络建设、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,以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为载体,大力弘扬科学精神,传播科学思想、倡导科学方法、普及科学知识,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。通过开展创建活动,充分调动和发挥基层科普组织、科普工作者和社会公众的积极性,大力实施“社区科普益民行动”,探索建立社区社会化管理模式下科普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,进一步创造有利于社区科普工作开展的良好社会环境,在提高社区人群科学素质、增强社区科普服务能力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。确定了“四川省科普示范社区”创建包括的党政领导重视、组织网络健全、基础设施完善、活动丰富多彩、工作成效显著5个方面的16个具体标准。
      
      2012年3月,四川省科协决定开展第一批四川省科普示范社区命名工作,下发《关于命名四川省科普示范社区的通知》(川科协[2012]10号)。命名成都市武侯区火车南站街道长寿苑社区等100个社区为四川省科普示范社区,并要求被命名的社区认真贯彻落实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(2011-2015年)的通知》(国办发[2011]29号)要求,紧紧围绕“节约能源资源、保护生态环境、保障安全健康、促进创新创造”的工作主题开展工作。
      
      2012年4月,按照中国科协下发的《关于组织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的通知》(科协发普字〔2012〕12号)要求,四川省科协积极组织全国示范社区的申报推荐工作,通过全省各级科协系统的积极申报,最后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城北街道办事处秦宓社区等30个社区被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。
      
      科普进社区是提高广大市民科学素质的重要举措,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有力抓手,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。四川各级科协组织以创建科普示范社区为抓手,着力提升居民科学文化素质,让科学技术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社区居民,推动社区文化建设,在社区形成爱科学、学科学、用科学的良好文化氛围,为四川的社会文化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。